《哪吒》票房突破15亿:不信命的孩子,都信了爱!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闲时花开 Author 刘娜
关注 初中数学 获得更多
心态指导|学习方法| 家教知识 | 学习资料
高一数学视频
中考压轴题
长按图片获得
作者:刘娜
微信公众号:闲时花开(ID:xsha369)
今年4月,我决定辞职。
只是,当我辞职的消息,在家族内传开时,几乎没有人支持我。
我们家,3个孩子,只有我一个人读书出来,有份体制内的工作。何况,我已38岁,不再年轻,也不适合任性。
“五一”放假回家,吃罢午饭,我坐在院门口,看院墙上爬来爬去的猫和狗。父亲在我旁边坐下,冷不丁地来了句:“不试试,咋知道中不中,不管别人咋说,你心里有数就行。”
那一刻,风摇动门口杨树林苍翠的枝叶,就像在天空中鼓起一顶顶绿色的帆。
我双眼一热,忽然想起小时候。
小时候,我是个特别胆小的孩子,长得又黑又丑,内心脆弱敏感,因怕别人嘲笑,就自动拒绝尝试很多事情。
父亲没有什么文化,也不怎么善于表达。他的全部认知,都来自于土地上耕出来的体悟,庄稼里结出来的教训,还有和牲畜朝夕相伴中建立的沉默而深厚的情感。
所以,面对胆小怕事的女儿,他实在想不出什么高深理论或大气词汇。他只是在蛙虫齐鸣的夏夜,或雪覆四野的冬日,漫不经心地一遍遍和我讲:
“你看,今年,别人都不敢种这个新麦种,咱家种了,一亩地多收了200多斤哩。不试试,咋知道这麦种好不好。”
“你看,去年大豆贵,卖了好价钱,今年大部分人都种了大豆,结果贱卖了。大盛之后必有大衰啊,早知道应该试试种点别的。”
“你看,那个牛犊,刚开始套上缰绳干活时,上蹿下跳的,浑身是劲使不上。下地次数多了,比老牛还顺手。干啥都一样,试多了才能生巧。”
……
一颗种子,从深秋被播种于泥土,到来年夏天抽出金黄的麦穗,需要熬过春夏秋冬。
有些叮嘱,从父母口中轻描淡写地说出,到在孩子心中开出一树树花朵,需要历经山河岁月。
父亲口中的“试一试”,让我像乌龟一样,从自卑胆小的厚壳里钻出,伸出四肢缓慢而坚定地向前爬去。
小学三年级时,我试着参加作文比赛,并取得全年级第一名;初中二年级时,我试着登上演讲台,并拿到全校第一名;高中时,我试着竞选班长,并最终成功当选;大学时,我试着给报社投稿,并收到第一笔稿费;工作后,我试着在业余时间学习其他,并考了一个个证件;38岁时,我又试着辞职,尝试实现自我雇佣……
当我尝试得越来越多,爬行的越来越快,不再把一切问题归咎于命运,我终于明白了,在粗粝而艰辛的幼年时光里,父亲对我说出那些和土地、庄稼与牲畜有关的“试一试”,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和力量。
我甚至理解了,不怎么会讲故事的父亲,缘何总在闲暇时挥舞着那双铁耙样的大手,不厌其烦地给我讲《鲤鱼跳龙门》,并每讲到被烧掉尾巴的红鲤鱼,终于越过龙门时,都要无比惊叹地重复这么一句:
“它要不试试,怎么能变成龙呢?”
每个底层的孩子,都是一条鲤鱼
试一试,未必就一定能变成龙,但不试试,一定变不成龙。
因为,每个普通人家的孩子,都是一条龙门下游的鲤鱼。
区别就在于,它敢不敢超越偏见尝试去跳,哪怕尾断鳍伤;它能不能突破恐惧跳过去,不管成败得失;它会不会在跳过龙门后,真的变成龙,不管顺境逆境……
前提是,它心头有试一试的念想,鳞下有跳过去的热望。
●●●
在父亲“试一试”的鼓励中,我走出了老屋和故乡,来到了城市和人群,并在自己选择的婚姻,书写自己的命运。
岁月更迭,血脉传承,我成了一位母亲。
父亲虽然用他的脚板和目光,鼓励我试着走出乡野和泥土,却无法指导我,怎样才能回到自身和自心,找到自处和自恰。
所以,当了母亲后,很长一段时间里,我都是不合格的。
我会在工作和养育无法调和时,不由自主地迁怒我的孩子,认为他顽劣调皮,给他以否定和打击;
也会在他的成绩和成长发生冲突时,潜意识里把前者看得更重要,认为他不够争气,让我脸面扫地;
甚至,心里暗暗地将他和别的孩子比较,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往他身上套,期待他能像个优秀者那样,体面、高效、自律、有趣。
直到有一天,我从繁忙的工作和得失的计较中,抬起头来,看见我身边的那个小人儿,在否定、比较、控制和羞辱中,浑身都流淌着反抗和压抑、苦涩和委屈,我才知道:
我虽然逃离了父辈和乡野,却从来没有走出愚昧和偏见。
我需要直面的,不是别人,始终是内心里那个“坏的自己”。
所以,后来,我把心打开,如实地告诉我的孩子,他的妈妈心里,住着两个自己:
一个,谦逊,平和,温暖,善良,自律;一个,自大,暴躁,势利,邪恶,懒惰。
每当被“好的自己”主导时,我就会变成好妈妈。每当被“坏的自己”控制时,我就会变成坏妈妈。
所以,在过去的时光里,我对他指责、大吼、发火、打击时,不是他做错了什么,而是我被“坏的自己”附体。
我不想变成坏妈妈,我需要他的陪伴和提醒,也需要他的接纳和监督。
我不清楚,孩子是否明白我话中的含义。
我只知道,当我抽出更多时间陪他说话,分出更多耐心和他玩乐,留下更多空白任他涂抹时,原本像魔兽一样倔强的他,越来越多的时候像个天使那般懂事。
在一篇日记里,他如法炮制地写道:
“我也发现,我体内有两个自己,一个总想偷懒,光想疯玩,特别爱搞破坏,总想和大人对着干。另一个,爱学习,有理想,想把一切事做得漂漂亮亮,尽管有时做得不够好。
我想,我可能永远无法消灭那个‘坏的自己’。我能做的,只是像妈妈那样,让自己成为‘好的自己’的时候,多一点,再多一点。”
孩子短短的几句话,让我读笑了,又读哭了。
愿有一天,他逃离家乡和父母,成为大人和自己,能接纳身体里的两个自己,并离那个“好的自己”近一点,再近一点。
毕竟,妈妈这代人的命,是要跳出有形的龙门,而他这代人的命,是跳出无形的自我。
●●●
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上映后,短短几天,票房已超过15亿。
需要坦白的是,影片中,最打动我的,不是哪吒那句“去他个鸟命!我命由我,不由天!是魔是仙,我自己说了算”,也不是哪吒对敖丙说的那句“枉你一个灵珠,活得还不如我一个魔丸”。
而是这么两个细节:
一个是,整日忙于伏妖降魔的哪吒的母亲殷十娘,见被囚禁于府邸之中的哪吒,闷闷不乐,孤独叛逆,愿意俯下身子,陪哪吒一起踢踢毽子。
而有娘陪踢毽子的哪吒,也露出了孩童才有的欢乐和无虑。
另一个是,即将被天雷夺取性命的哪吒,在知道父亲李靖偷换命符,决定替自己死时,在爱和醒悟中自担命运,最后一搏,对父亲说:
“我最大的遗憾,就是没能和您一起踢毽子。”
毽子,就像一个隐喻,贯穿起这部片子,反衬出偏见和傲慢,也透露出孤独和呼唤。
当一个魔童,在生死攸关的最后时刻,最骄傲的是曾被父母毫无保留地爱过;最悲伤的,是没有和父亲踢场毽子,多少从孩子到父母的大人,终将明白:
哪吒之所以不信命,是因为他相信了父母的爱。哪吒之所以敢和天斗,是因为他靠住了父母这山。
哪吒之所以勇于试,是因为父母对他从无歧视。哪吒之所以魔性越来越小,灵性越来越强,是他在父母的接纳和陪伴里,向心中那个“好的自己”,靠得近一点,又近一点。
所以,看完《哪吒之魔童转世》后,我想起了总是鼓励我“去试一试”的父亲,还有接纳我有一个“坏的自己”的孩子。
是父亲不厌其烦的鼓励,让我从低洼的井底,来到人生的高地;是孩子反抗逆反的委屈,让我从“坏的自己”,一步步拥抱“好的自己”;是我们对彼此越来越深的爱,让我们都战胜各自身上的魔性,呈现出越来越多自身的灵性。
如此想来,不管是仙界,魔界,还是人间,最为重要的,都不过是,我们在一起踢毽子中,代代相传地做好了这3件事:
莫管别人,勇敢试一试。
战胜坏的自己,找到好的自己。
不管怎样,我都爱你。
闲时花开(ID:xsha369):作者刘娜,80后老女孩,情感专栏作者,原创爆文写手,能写亲情爱情故事,会写亲子教育热点,被读者称为“能文艺也理性的女中年,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”。
高价征稿,保底千字100元,最高1000元/千字,点此了解详情.
长按 识别图中二维码 加关注 回复 资料
获得 《7-9年级新课学习视频》
《辅助线技巧大全》
《搞定初中数学应用题》
《打基础专用训练题300套》
《压轴题300题》
推荐阅读:
清华大学校友演讲:我每天4-5点起床,人间没有神话,只有不懈耕耘
点击左下角“阅读原文”,搜索更多你想看的内容。